不会吧,,,至少没听说过先例。校内平台大概还是会有怀柔的一面的,它们也不希望丑闻发生,很多事不太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lemma_ 发布的帖子
-
RE: 吃苦果然有害
虽然不清楚你的具体遭遇,不过我中学时期也见过太多因为家人或者老师管控导致个人遭受无意义苦难的例子了。我觉得如果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成为这种苦难教育的针对对象,除非学会不在乎和“健忘”,否则没办法精神健康地活到成年,几乎是批量生产incel阴湿做题家。
一些我身边的鲜活的灵魂仅仅是因为看个文学书就被揪出来当典型批判,带个手机就被威胁请家长,一番语言暴力下来让那个年龄段的人以为自己触犯了什么不得了的规矩一样,一个个负罪感强得批爆,过了几年回头看才发现这批人是真闹麻了,但年轻的那几年已经在这种管控下过去了。而对于那些成绩特别好的、或者跟老师关系好的,对他们的类似兴趣就视而不见,或者高高拿起低低放下。这种奴隶教育能对人心理健康有益才是奇事。包括我高中班主任,她是一个装作开明实则仍然推崇吃苦教育的人。我还记得高三寒假其他班放七天,她说只放三天假但是可以自己来请假,结果有一半人找她请了一星期的假,她估计是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敢明目张胆跟她请假,气得她一张张批假条的时候全程板着一张司马脸,给我笑的。
-
RE: 吃苦果然有害
原文是篇综述,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用翻译软件的话即使是外行也能看个大概,有兴趣的可以直接读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4-02556-y#Sec10
-
RE: 该不该退学润了😭
没有更具体信息的情况下给出太仔细的建议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我也不能多说什么。出国留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涉及到太多的影响因素,最基本的,只从学术上来看,自己语言能力好不好、学术水平如何、专业方向在不同国家前景如何、学成之后转向方不方便、导师人品如何……这就有一堆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还有心仪国家的签证政策、移民政策如何,和家里怎么交代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能由自己回答,并且意识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过反过来说,能以自己主观意志做出选择是一种非常爽的体验,能让人感觉这才是活着,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也不用太担心害怕什么。
接下来是个人的一些不负责任的看法。国内大环境越来越差已经是个除了少数稳定食利者外都能感觉得到的事项了,如果对现在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一些动作感到不适,同时所学专业在国内的前景又不好的话,我个人是建议出国体验一下的。根据一些例子来看,语言问题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可度会很大地影响出国的体验,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则会很大地影响学术生涯的体验,其他的因素就见仁见智了。
以及正如楼上所说的,一旦决定最好马上行动,贵校有太多缺乏行动力的懒狗了,也很难说我不是其中之一。我的建议就是做决定应该审慎,一旦决定了就要有行动力。
-
RE: 买充电线(兼有传输数据功能那种)应该看哪些参数?
草,第一张太有年代感了。我纯小白,自从用Type-C之后我就没考虑过充电线怎么选的问题了,功率不同我也拿来嗯冲……感觉主要区别是功率,其他真没什么感觉……
-
RE: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像是在平台层面上对身份信息多一层加密?以前有些人肉bot是用qq泄露出来的数据查找,加密之后这部分由平台层面泄露出来的数据可能就不能用来开盒了。不过正如楼上所说,源头泄漏才是最大最准确的数据来源,17年以前一个普通的小警察就能随便出人信息,这样的直球攻势比任何的高端技术都管用,22年上海公安更是幽默。
-
RE: 【水贴】各位站友觉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观感如何?
@wumingshi 居然还有性暗示环节,又一次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同意你说的,这些内容很难与奥运的主题直接相关,或许意图可以解释为想要借此机会宣传法国文化的开放包容,但不好说是不是适合出现在开幕式。
我持中立态度有一部分是基于对“总得有人第一个来做这事”的肯定,在当今全球的文化背景下想要彻底杜绝这些东西出现在文化宣传中不大可能,与其到其他重大场合出现,不如让更有文化底蕴的法国来试第一次看看效果怎样,结果上看还没有坏到我预期中最坏的那种情况另外的一个支持的原因是我天然就喜欢更新更好的活,在不会被屏幕中出现的内容冒犯到的情况下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他们的整活,虽然我不知道看直播的朋友们是怎么样的心情就是了hhh
-
【水贴】各位站友觉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观感如何?
先说本人,我完全没看,只从网上云了些镜头,感觉主办方很有胆量,算是中性评价吧,毕竟没看。不出所料的是,无论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笑),无聊之余想问问各位觉得能接受本届的开幕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