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回忆录
-
https://web.pkuhollow.com/##106361
#106087
#赵紫阳回忆录
经济思想主题第四篇:“物价问题”。本次内容摘自第五部分第二章市场抢购和银行挤兑的出现。市场抢购和银行挤兑的出现
1988 年全国有个热点,即对物价问题反应较多。物价问题本来是在改革中间完全可以避免的,1987年物价上涨7%,不算很高,但比前几年是高了一些。1988年第一季度物价继续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这一方面是由于连续几年农业情况不太好;另方面我们在措施上也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按价格律办事。粮食价格提高了,而肉、蛋未相应提高,供应出现紧张情况。因而1988年春节期间有些城市又想恢复定量供应。当时如果一方面及时调整农副产品价格,另外一方面对城市居民适当补贴,问题本来是可以解决的。
但当时有一种想法:感到几年来物价年年上涨,加起来,幅度也不小,群众议论较多。我们只是被动地进行调整,而整个物价并没有理顺。因此,考虑能不能干脆有意识地拿出几年的时间,以物价上涨的一定幅度为代价,把价格理顺,过价格改革这一关;同时相应地提高职工的工资。这个想法有当时的原因,也有一定道理。但现在看来不够现实。几年来我们脑子里一直存在一个问题,总感到两种体制并存、两种市场并存、价格双轨制并存,产生许多摩擦,以至带来腐败,市场也不能规范化。总想统一规划一下,尽快结束两个体制并存的状况。
当时还认为,前些年改革,把容易改的都改了,效果也是好的,剩下的都是困难的。现在就要攻难点、要攻关、要知难而进,不能知难而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难点不攻下来,改革不仅不能前进,而且会倒退。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没有认真地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么走过来的。关于这一点我另外再详谈,这里简单地说一下。
这几年我们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实际上是采取一种逐步过渡的办法,更多的是采取在计划经济之外,培育生长、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即市场经济。国民经济有了两块,然后我们逐步增强、扩大市场经济这一块;逐步削弱、缩小计划经济这一块。这两块都是配套的。市场经济这一块政府不直接干预,特别是不用行政手段干预。产品是自由处理,价格也是自由的,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经济这一块的企业个体户也好、私营也好、合资企业也好,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属于计划经济这一块的基本上处于国家计划管理之下,价格由国家规定。当然也有一部分由他们自己支配的产品进入市场,但主要不是市场调节,国营企业也没有真正的自主权。
那时属于市场这一部分,价格是放开的,由他们自己定。属于计划经济这部分由国家规定,或者给企业一些权利,但仍受国家的约束。市场经济这部分企业工资是自由的,由企业自己定。计划经济这一部分工资还是由国家规定,或是给企业一些权利,但还是受国家约束。几年的情况是,市场经济这一部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计划经济这一块逐渐缩小,但在1988年时仍占60%以上。
这两种经济体制并存虽然有矛盾、有摩擦,甚至产生腐败。但总的来讲比之过去经济增加了活力。特别是市场经济这一部分,非常活跃。当时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不断扩大市场这一块,继续缩小计划这一块。对于国营大中型企业,也不能通过一次体制、价格、工资的改革,一下子就转入市场经济;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转过去,从计划、价格、企业机制甚至所有制,逐步进行改革。这样搞,比较稳定,风险也少,社会上也容易承受。其实过去几年我们就是这样搞的,但不自觉,脑子里总有一个想法,我们讲过价格改革是关键,归根结底是要搞企业改革。总想什么时候条件具备,采取一种办法,一次或者分几步,把国营企业改过去。这实际上就是说,市场经济这一块生长、发展是预备、是序幕,最后要攻关。
...
提出这个问题以后不久,我就感觉到这种想法简单了些。所以我接着又提出,价格改革、工资改革,归根结底离不开解决企业的效益。企业没有效益,消化不了,改来改去,轮番涨价,搞了一圈等于不搞。这就是说,价格改革,工资改革能不能成功,决定于企业的承受能力,看企业能否消化,归根结底是企业效益。要解决企业的效益问题,这就要改进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最后要解决企业的机制问题。当时曾提出,要解决承包制的竞争,要把乡镇企业的机制引入国营企业;逐步解决大中企业也能放开经营、自负盈亏。后来又提出股份制,提出合资嫁接,把外国的资金、管理、技术嫁接过来,使国营企业转为市场经济的机制。
这些问题的提出,就说明价格改革不是个简单的问题。8月前后,我就有这样一个观点,价格改革、工资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整个改革的深化。这个问题从价格工资问题提出,转到整个改革,整个国营大中型企业要过渡到市场经济,这就有个可操作性的问题,原先那种设想很难行得通。这属于指导思想的问题。
另外具体工作上也出现了毛病,就是对价格改革过分渲染。本来价格改革设计是不是合理,这固然是个问题;而事先大肆宣传,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心理状态。本来 1987年经济形势比较好,到了1988年市场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国外对这种现象称之为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虽然老百姓知道政府准备今后大涨价,也知道政府会有补贴,生活不会降低,但他们有大量储蓄,那么大的现款储蓄,这就有个保值的问题。而当时我们又没有及时提高银行利息,解决保值储蓄问题。所以老百姓就抢购物品,用实物来保值。这主要是心理因素,我们当时虽然再三宣布提高物价不会使群众生活水平降低,但没想到老百姓有保值的问题,这也是个常识问题。而我们当时缺少经验。8月份在北戴河讨论物价改革问题,报纸上就大肆宣传说要攻物价关,要闯关。说提高物价改革方案已定了。这样老百姓就急了,于是发生到银行提款、抢购商品的情况。
总的说,一个是物价改革方案思路不对头,另一个是具体工作出现了很大的纰漏。发生了挤兑抢购、市场紧张现象,于是一下子感到经济形势不好了。其实当时经济形势问题并不大,也不是1988年发行票子过多,主要是心理因素,人心恐慌。当然过去几年经济发展过热,货币发行过多,经过87年虽然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完全解决。人们手里没有实现的购买力还有很大的数量,变成银行存款,数目我记不很清,大约有万亿元吧。心里恐慌了,就去银行挤兑,去市场抢购。这不是87 年、88年的问题,而是由于物价改革宣传不当造成的。如果当时宣布价格改革停止,同时提高银行利息,实行保值储蓄,人心会稳定下来;同时再压缩几百亿基建,节约几百万吨钢材,经济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时财经领导小组曾向国务院多次提出,尽快提高银行利息,实行保值储蓄。但国务院李鹏、姚依林他们担心银行利息提高,国营企业的贷款利息不能相应提高,银行利息负担太大,不好办。犹豫了一段时间,当然后来保值储蓄还是出台了。事实证明,保值储蓄的措施一出台,银行储蓄很快就回升了,从1988年第四季度开始回升,1989年一季度回升更快,形势很快就稳定了。这也说明1988年经济方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处置上出了一些毛病,不是真正出了大的问题。如果说通货膨胀也不是加剧了,而是人心恐慌,把几年来积蓄在手头的票子取出来购买东西,一时表现的好像通货膨胀加剧了。实际上87年以后通货膨胀减弱了,当然没完全解决。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2-01 20:35:05 4关注 1回复)[洞主] 这次没有太多想说的。核心就是,中国的货币问题固然有其经济体制带来的独特性,但显然没有超脱一般性的货币理论框架。经济学的理论总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总结得出的。不考虑一般居民、企业行为的政策总是难以成功的(这是卢卡斯批判为宏观经济学带来的收获)。
-
https://web.pkuhollow.com/##106837
#106361
#赵紫阳回忆录
好久不见,这次应该是经济主题最后一篇了。本次内容摘自第三部分第十一章探索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探索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关于沿海发展战略问题。这是1987年秋天到1988年1月初,我经过对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较长时间的考察,同当地县、市、地、省干部座谈,又同中央有关部门充分交换意见,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问题。主要内容是:沿海将近一亿到两亿人口的地区,在战略上应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沿海经济发展。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沿海地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相结合的产品。
(二)要两头在外【即原材料从国外进口、最终产品在海外销售】,大进大出,资金、设备和产品销售放到国际市场上,即从国际上进口设备、原料、材料,引进资金,在国内加工生产,然后销售到国际市场去。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随进随出。
(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时,要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作用,使之成为生力军甚至主力军。这就是说,充分强调乡镇企业的作用,通过乡镇企业这种形式,走出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把沿海地区农村大量劳动力,转入外向型经济,转向国际市场。
(四)为适应这种转变,必须改革外贸体制中的统一收购、统一出口的做法。凡能从事外向型生产的单位和企业,或从事进口、出口的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放开经营。
总之一句话,就是把沿海一亿到两亿人口的地区,这里的生产,这里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和竞争。
提出这么一个战略,使沿海地区自觉实行这样的转变,实行这样一个新的方针,首先是有国际的机遇。因为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仍在继续。随着一些工业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劳动费用也提高了。他们逐步把劳动密集的这一部分生产转移到劳动费用比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去。这一过程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二次大战以来,就是这样滚动式的转移。
从亚太地区来说,首先是美国把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和制造业转移到日本。日本利用这种机遇发展起来了。然后美国、日本又把这一部分生产、制造业转移到四小龙那里去。随着四小龙经济的发展,日本、四小龙正在把这一部分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这种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从世界范围也好,从亚太地区也好,是不会终止的。这种经济结构滚动式的转移对不发达国家确是一种机遇。过去由于我们闭关自守,不开放,又实行僵化的高度集中的体制,信息也不灵通,所以好多次机会都错过了。现在这个机会再不能错过。
同时,我们沿海地区又确实具有利用这种机遇的条件:靠近口岸,交通方便,而且基础设施一般来讲比内地好,中国劳动力充足,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即文化技术方面也比较好。沿海地区接近国际市场,而且总的讲这里有发展商品经济的传统,对国际市场容易适应,既有机遇又有条件。只要我们清除思想上、规章制度上的障碍,有适当的政策去引导,沿海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
如果不走这条路,那么沿海地区将愈来愈陷于困难的境地。因为沿海搞外向型经济比内地有优越条件,但是如果还按过去的路子走,沿海就受到很大的限制,最主要的是缺乏资源。虽然有很大的加工能力,但没有资源。过去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靠国家投资发展西部资源,再远途运输到沿海加工,这条路再也走不通了。
现在内地省份再不愿把资源廉价卖给沿海省份去加工,内地和沿海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所以今天沿海地区是不是实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重大的、关键性问题。实行这样一个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或大或小、或快或迟地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沿海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技术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它也要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逐步把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内地,使自己登上一个新台阶,也给内地经济一个机会。沿海经济发展了,内地人还可以去就业。沿海发展战略不仅会大大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必然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是从经济上说,从政治上讲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国家多年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全国机会均等,使沿海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内地经济快不了,沿海也快不了。上海解放前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的大都市,高于香港,更不要说新加坡、台湾。但是几十年以后,上海破旧了,大大落后于香港,落后于新加坡、台湾。这就给人们带来一个问号,社会主义优越性究竟在哪里?尽管我们内地的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整个比香港、新加坡、台湾都相差甚远。如果中国有一块地方,特别是上亿人口的地方,经济能像他们那样快速发展,那情况就大为改变,人家就不会说社会主义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政治上考虑,将来对收回香港,收回澳门,对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都会减少那里人们的怀疑和顾虑,增加那里人民对回归祖国的热情。
总之外贸潜力很大。过去我在广东工作期间就想过,如果允许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他们自己进口原料加工出口,这真是一本万利,至少是一本几利。国内有些地方之所以不能生产出口产品,常常是因为没有好的原料,产品出不去或者档次上不去。如果能进口原料,进口材料,企业机器开动了,产品可以出口,除了可以换回它所需要的东西之外,手头还赚了外汇。这种情况最早在广东实行,叫做周转外汇,那时只是给地方,没有给企业。如给广州市若干外汇作为周转,它可以进口原料再加工出口,即以进养出。这样一年可周转三、四次,甚至五、六次,一美元当五美元来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过去有诸多限制。
六十年代我曾给中央写过报告,提出把外贸搞活,以进养出。我们在广东就试着采用这个办法。在外贸部长叶季壮【168】同意下,实行外贸包干,即进口多少东西,再出口多少东西,赚来的外汇,地方分成。六十年代初广东经济恢复比较快,除其他原因外,这样做起了很大作用。那时我深深感到,沿海在外贸方面有很大潜力。关键是我们的体制和政策把它卡死了。不是没有机遇,不是没有机会,不是没有可能,而是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1981 年我到天津一些企业考察,也遇到这种情况。天津有许多轻纺工厂,就是缺乏原料,缺乏材料,设备也没法更新,很难进行生产。那时正是调整时期,许多工厂被迫停产。我和他们商量,可不可以进口原料,加工出口?他们认为当然好。当时我就想沿海能不能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此事就放下了。
提出改革开放以后,从1981年到1984年,广东开始发展起“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进口原料加工出口,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等等,都是利用国内的设备和劳力,来样加工,来料加工,然后产品出口。虽然当时是比较低级的,但水平很快就提高了。广东这个地方,特别是东莞、南海和珠江三角洲一带,他们发展得很快,开始就得益于此,是用这种办法起步的。开始,香港商人到那里,就试行三来一补,逐步逐步就把生产设备转移到国内,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内。
广东搞了以后,福建、山东、浙江、江苏也都这样搞起来,效果都是好的。所有这些都一再证明,沿海地区的有一个优势有待我们去认识,去发挥。当然,改革开放几年来沿海地区实际上都在这样做,但从整体上作为一种战略,使沿海地区更自觉地向这个方向发展,就必须提高到战略上来认识,来部署。这就是当时为什么提出沿海发展战略的问题。这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时兴之所至,而是长期观察、思索、研究得出的认识,是改革开放十年经验的启示,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沿海经济的需要。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提出沿海发展战略是不是和一位叫王建【170】的同志在1987年提出的“国际大循环”观点相同?有人以为我是受这篇文章的影响提出来的,国外有报刊说我是主张“国际大循环”的。王建同志当时写的是文章还是建议,我不记得了。内容我看过,还批给计委和有关部门去研究。王建同志的“国际大循环”观点和我的沿海发展战略,有些地方是一致的,都要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但这两者出发点不一样,思路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他主张中国发展轻纺商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用以出口,换取资金,换取设备,也即进行资金积累,然后再发展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工工业等基础工业。他这个设想我没有详细研究过,可以说是一种思路吧!我不是这个意思。
(2-09 19:49:01 1关注 0回复) -
-
很难想象当时人们居然敢这样说话
-
只看赵的就觉得自己发现真相的,有没有看过邓、江、维基相关词条以及剑桥出版的我国近代史?当时就是没办法了。
-
这篇要不要移动到仅注册用户可见?
-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s://www.mnr.gov.cn/zt/dj/jgdj/ztjy/jd95/sj/201812/t20181203_2371710.html
关于制止动乱和平反革命暴动的报告:https://mango-press.com/report-on-stopping-unrest-and-quelling-counter-revolutionary-riots/
你们最喜欢的坦克人真相。当然报告数据存疑,但是视频是有的:https://worldaffairs.blog/2019/06/02/tiananmen-square-massacre-facts-fiction-and-propaganda/
另一面:https://www.bluemoonofshanghai.com/politics/tiananmen-square-the-failure-of-an-american-instigated-1989-color-revolution/ -
@Primus-Loader 不说别的,就说以下你贴的https://worldaffairs.blog/2019/06/02/tiananmen-square-massacre-facts-fiction-and-propaganda/ 这篇文章就有两处可疑的地方。
第一,该文作者似乎没搞清楚军队两次试图进入北京城。第一次是5月中下旬,被市民和示威者赶回来了。这次的士兵和示威者没有爆发严重的冲突。文章很搞笑的一点是第一次进城士兵和示威者相对和平共处,甚至送饭的照片证明六四士兵是无武装的。
第二,该文声称“By late May, students on the extreme spectrum were openly calling for the removal of Den Xiaoping, overthro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making Zhao Ziyang the new capitalist/democratic leader of China.” 翻了翻我所有关于64的照片和文件收藏,从来没看到什么要邓小平让给赵紫阳的说法出现在示威者的主张里(如果有,请贴出来),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到了1988年,赵紫阳因为改革搞得一塌糊涂本身也自身难保,民望低落,以至于出现母亲坟墓被挖这种事情。 -
@Primus-Loader 不说别的,就说以下你贴的https://worldaffairs.blog/2019/06/02/tiananmen-square-massacre-facts-fiction-and-propaganda/ 这篇文章就有两处可疑的地方。
第一,该文作者似乎没搞清楚军队两次试图进入北京城。第一次是5月中下旬,被市民和示威者赶回来了。这次的士兵和示威者没有爆发严重的冲突。文章很搞笑的一点是第一次进城士兵和示威者相对和平共处,甚至送饭的照片证明六四士兵是无武装的。
第二,该文声称“By late May, students on the extreme spectrum were openly calling for the removal of Den Xiaoping, overthro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making Zhao Ziyang the new capitalist/democratic leader of China.” 翻了翻我所有关于64的照片和文件收藏,从来没看到什么要邓小平让给赵紫阳的说法出现在示威者的主张里(如果有,请贴出来),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到了1988年,赵紫阳因为改革搞得一塌糊涂本身也自身难保,民望低落,以至于出现母亲坟墓被挖这种事情。我同意你说的此文章论述问题。我引用这篇文章的并不是支持它的全部论述。我引用这篇文章,只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64反对者常常使用的meme“坦克人”的反面视频证据。
-
这是翻案还是想表述什么,赵紫阳这个人上位的政绩,是大跃进期间否认粮食紧张,说是瞒产造成的,抓农民缴粮食换来的。一开始就是脱离群众的,看他回忆录不如看他做过的报告,会上的发言。
-
@190854876 匿名版完全不受控的话,估计大部分就会发些这样的东西。说实话还不如之前的a岛呢,人家可是属实产出了不少好小说
-
@190854876 我不能认同你的说法,你的质疑不正面指出问题,大跃进时期1959年“一开始就是脱离群众的“和到1987年担任总书记之间已经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了。原洞主引的篇目也完全不讲文革以前的片段
-
@Primus-Loader 你可以认同“64武力镇压是唯一出路”,当然这也是党的官方说法,但是我可以明确的说我不能认同这一点。如果你有反对意见可以提,而不是只是批判“匿名版块就会发些这样的东西”。
当然,如果你就是单纯的不爽持这类政见的人,我也理解人党同伐异的本质,我觉得你不爽可以自己开一个楼(甚至如果 #316 里面的想法成熟了的话,自己开一个群聊)然后拉拢有相似意见的人。但是我肯定不会使用类似党的“真理部”的部门去清洗发言的权力
-
@Primus Loader 必须要匿名,不要用实名这些外部手段,无价值的言论也是经不起讨论的
-
@test1 我也可以明确的说我不能认同你的不认同。以及我承认说”匿名版块就会发些这样的东西“就是单纯的不爽。我完全理解你们索要言论自由,我看过太多人把这种”自由“当成了神一样的信仰。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对的自由最后都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从比特币到暗网莫不是如此。
以及我不爽在你楼里回复的本质也是你的言论自由,所以我为啥要自己拉一个楼而不是反驳你呢?我反对你的意见就被上升为”清洗发言“的权力,是你的意见太脆弱还是你的言论自由只是你们异议人士自己的双标自由?
另外这种争论肯定是没有结果的,下面说得对,无价值的言论经不起讨论,所以我后面也懒得回复你了。我就是单纯不爽你们这些人,你们说的得,我说不得?
-
这是说不过直接注销了吗?
-
先不谈“当成神一样的信仰”这句话是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扣帽子,至少在这里并没有人声称需要的是你口中“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变成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一论述当然也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我们可以看见,在这世界上那么多严重缺乏自由的地方盛开着或许更加恶劣的恶之花,所以藏污纳垢和是否自由之间的关系至少并不是像您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关系。
让你不爽去新开一个楼当然没有任何先天意义上的必然性,这只是社区讨论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之一,是避免你口中“绝对自由”的现实举措之一,而你却以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否决了这一行为的正当性,并指责其他人是“双标的自由”,这是否有点太幽默了?
此外,你最后一段的发言尤为可爱,尤其是当你亲自回复他人的内容中出现“所以后面我也懒得回复你了”的时候,更是以一种傲娇的姿态将这段话的幽默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